【原题呈现】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有的人说,先行者走在前列,能够捷足先登;也有人说,后来者后发制人,也能实现弯道超车。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。
【审题指导】
材料揭示了人类竞争与发展历程中一个永恒的命题:先行者凭“捷足先登”占得先机,后来者借“后发制人”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此非简单的道路选择,而是对历史进程与个体命运的深刻叩问——唯有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桎梏,洞察“先”与“后”在时空长河中互化互生的辩证关系,方能参透其中真谛。
先行者之“先”,是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勇气。这往往意味着,要突破常规,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,去开拓前路。先行者走在前列,能抢占好位置、好机会,更容易捷足先登。如特斯拉以颠覆性创新率先定义电动汽车行业标准,成功抢占市场高地,尽显先行者“捷足先登”的开拓优势。然而,先行也常常伴随着各种风险,如前路不明,容易犯错,代价高昂等。
后来者之“后”,在于汲取前人智慧、规避历史弯路,借“后发之势”蓄力前行。后来者不一定是落后者,坚定信心,发挥后发优势,就能走出一条自信自强之路。如中国高铁通过系统引进、消化、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,短短十余年便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,运营里程与核心技术均跃居全球之首,生动演绎了后来者“后发制人”的强劲势能。然而,“弯道超车”并非坦途,对前人路径的依赖容易成为创新的枷锁,对“后发”的迷恋也容易成为进取的障碍。
“先”与“后”在历史长卷中绝非静止对立,而是在动态中相互转化,彼此成就的。先行者开拓的疆域为后来者铺就了超越的基石,后来者的创新洪流又不断重新定义何为真正的“先”。如乔布斯与苹果借图形界面等先驱成果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新的“先行者”;今日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,正经历着从奋力追赶到并驾齐驱、再到引领创新的华丽蜕变。唯有在开放吸纳与自主创新间保持张力,方能在时代洪流中永立潮头。
这则材料引导学生既要保持先行者的勇毅,又要砥砺后来者的志气。天下事,困于想,而破于行。无论先行者还是后来者,都应是实干家、奋进者,都应以清醒判断与自主创新为指引,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。
【参考立意】
1、勇为“先行”,不耻“后来”;
2、“先行”为勇, “后发”为智;
3、不争先后,干在实处;
4、勇于先行创新,敢于后来超越,共建美丽中国。
【佳作展示】
先行与后发:文明进阶的双轮
当人类的足迹从东非草原迈向星辰大海,始终有两种力量在交替推动着文明的车轮:先行者以勇气劈开蒙昧,后来者用智慧实现超越。所谓先后,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,而是文明进阶中相互成就的双轮,共同书写着突破与革新的史诗。
先行者的价值,在于为时代撕开一道裂缝,让光得以照进未知。哥白尼在地心说的铁幕下提出日心说时,面对的是教会的火刑与世人的嘲讽,但正是这颗“叛逆”的火种,点燃了近代天文学的燎原之火;张骞手持汉节出使西域,往返十三载历经九死一生,却为中原打开了通往中亚的文明通道,丝绸之路从此成为东西方交融的纽带。先行者如同在茫茫黑夜中竖起灯塔,他们或许会因前路崎岖而遍体鳞伤,却为后来者标注了穿越迷雾的坐标——正如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仅能飞行12秒,却让人类读懂了空气动力学的密码,为喷气机时代埋下伏笔。
后来者的力量,则在于对既有路径的创造性重构。当柯达沉浸于胶片帝国的荣光时,数码技术的后来者用像素颠覆了影像行业的规则;当欧洲列强在蒸汽机时代领跑时,美国通过电力革命实现了工业跃迁。后来者的“弯道超车”从来不是侥幸,而是建立在对先行者经验的深刻解构之上:中国高铁在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时,并非简单复制,而是通过上千次的实验优化轨道材质、改进牵引系统,最终让“复兴号”以350公里的时速刷新世界高铁标准。这种超越,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,更是对“已有答案”的重新演算,如同牛顿所说“如果我看得更远,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,却又在巨人的视野之外,发现了更广阔的宇宙。
事实上,先行与后发本就是螺旋上升的循环。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是电学应用的先行者,却在交流电时代被特斯拉等后来者超越;乔布斯用iPhone重新定义智能手机时是移动互联网的领跑者,而今的人工智能手机又在改写他定下的规则。这种交替并非历史的偶然,而是进步的必然:先行者打破旧平衡,后来者建立新平衡,如同潮汐的涨落,推动文明在破立之间不断向前。
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,我们既需要先行者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勇气,敢于在芯片研发、深空探测等“无人区”拓荒;也需要后来者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的智慧,在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技术突围。个人成长中,既要敢做第一个尝试的“吃螃蟹者”,也要善做吸收经验的“精进者”;国家发展里,既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勇当先锋,也要在应用创新中实现赶超。
文明的长河中,先行者的足迹与后来者的身影交相辉映。前者以开拓照亮前路,后者以超越延伸边界,共同在时间的卷轴上,写下关于突破与革新的永恒命题。所谓先后,不过是历史赋予不同阶段的使命——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,而是始终保持向前的姿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